江南子

白玉蒙沙花出泥,东家老汉得娇妻。 少年不道妾心苦,夜夜门前乱乌啼。 妾心甘作井底水,郎君错走路旁蹊。 谁家门前无鹞子,归去且自看家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沙:覆盖沙土。
  • 娇妻:美貌的妻子。
  • 乱乌啼:乌鸦的叫声杂乱。
  • 井底水:比喻忠诚不变。
  • 郎君:对丈夫的称呼。
  • 路旁蹊:小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 鹞子:一种猛禽,比喻外来的诱惑。
  • 家鸡:比喻家中的妻子。

翻译

白玉被沙土覆盖,花儿从泥泞中绽放,东家的老汉娶得了美貌的妻子。 少年不知道我心中的苦楚,每夜门前乌鸦的叫声杂乱无章。 我甘愿像井底的水一样忠诚不变,而郎君却走上了错误的小路。 谁家的门前没有外来的诱惑,回去吧,自己好好看看家中的妻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比喻,描绘了女子对忠诚与家庭价值的坚守,以及对丈夫误入歧途的无奈和劝诫。诗中“白玉蒙沙花出泥”一句,既展现了女子的坚韧与美丽,也暗示了她所处的困境。后文通过“井底水”与“路旁蹊”的对比,强调了女子的忠诚与丈夫的错误选择。最后两句则是对丈夫的直接劝告,希望他能回归家庭,珍惜眼前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忠诚的重视。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