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池

昔闻八百里,今来八百亩。 为问袁阿宏,何如贺监不。 黄冠吾愿学,其如多八口。 形体作仆奴,礼法成枷钮。 幸尔略知识,效颦辞五斗。 强作舒眉诗,学饮宽肠酒。 所以不脱然,为身非我有。 恩爱毒其躬,父母掣其肘。 未免愧古人,青山空矫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冠:道士的帽子,代指道士。
  • 效颦:模仿别人的样子,这里指模仿古人。
  • 五斗:古代的计量单位,这里指微薄的俸禄。
  • 舒眉:舒展眉头,形容心情愉快。
  • 宽肠酒:指能使人心情舒畅的酒。
  • 脱然:超脱的样子。
  • :身体。
  • 掣其肘:比喻受到牵制或干扰。

翻译

过去听说这里有八百里的广阔,现在来到这里却只有八百亩。我问自己,袁宏道啊,你和贺监(贺知章)相比如何呢?我愿意学习道士的生活,但无奈家中有八口人要养活。身体成了仆人,礼法成了枷锁。幸好我还有些知识,模仿古人辞去了微薄的俸禄。勉强写出让人心情愉快的诗,学着喝能让人心情舒畅的酒。之所以不能超脱,是因为身体不属于我自己。恩爱之情像毒药一样侵蚀我的身体,父母的存在像牵制我的手肘。我未免感到愧对古人,只能空对着青山仰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袁宏道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古人生活的向往。诗中,“黄冠吾愿学”一句,表明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羡慕,但“其如多八口”却揭示了他因家庭责任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比“昔闻八百里”与“今来八百亩”,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未免愧古人,青山空矫首”作结,抒发了对古人生活的敬仰与自身无法达到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