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康乐:指康乐公,即谢灵运,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酷爱山水,有“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之称。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等。
- 薪火相传:比喻学问、技艺等代代相传。
- 愿文:指佛教中的发愿文,表达修行者的愿望和决心。
- 辞荣:指辞去官职,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
- 远公岑:指东晋高僧慧远,他在庐山创立了白莲社,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参禅论道。
翻译
白云似乎有意让山更加幽深,轻轻卷起诸峰,仿佛要拂过客人的衣襟。 想要借助康乐公的寻幽之兴,突然间将我引入陶渊明那样的入社之心。 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从未改变;发愿修行的决心,从今天开始。 如果等到辞去官职、放弃荣华富贵后来到这里,那么千年的机会就会白白属于远公岑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庐山的幽深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诗中“白云作意令山深”一句,以白云为媒介,巧妙地将山景与诗人的心境相连。后文提及康乐公与陶渊明,借以表达自己对寻幽探胜和隐逸生活的渴望。结尾处,诗人警示自己不要等到辞去官职后才来追求这种生活,否则将错失良机,体现了诗人对时机的把握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