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渡江就道过刘映薇寓次小集

蓬飞俱作异乡身,能酌清樽感故人。 入世孤容分我拙,论心端合向君真。 各言此子宜丘壑,同叹于时少筏津。 酒醒明朝仍两地,驰驱漂泊总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飞:比喻漂泊不定。
  • :斟酒。
  • 清樽:清酒,这里指酒杯。
  • 故人:老朋友。
  • 入世:进入社会。
  • 孤容:孤独的容颜。
  • 分我拙:使我显得笨拙。
  • 论心:谈心。
  • 端合:确实应该。
  • 向君真:向你表达真诚。
  • 丘壑:山丘和沟壑,比喻隐居的地方。
  • 筏津:渡口,比喻指引或帮助。
  • 驰驱:奔波劳碌。
  • 漂泊:四处流浪。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形容悲伤。

翻译

我们都像飞蓬一样漂泊,各自成为异乡的身躯,能够举杯共饮,感谢老朋友的相聚。 进入社会,孤独的面容让我显得笨拙,真心交谈时,确实应该向你表达真诚。 我们都说,你适合隐居在山丘和沟壑之中,同时感叹在世间缺少指引和帮助。 酒醒之后,明天我们又将分隔两地,奔波劳碌,四处流浪,总是让人感到悲伤,泪水沾湿了手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蓬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和友人漂泊不定的状态,而“酌清樽”则体现了他们相聚时的欢乐与感激。后两句通过对“入世孤容”和“论心端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真诚友情的渴望。结尾的“驰驱漂泊总沾巾”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