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今础谒樊山王留酌清轩更有雨湖之约

翛然相造便杯同,竹径松阶半榻中。 草色翻庭经细雨,歌声拂树入流风。 未知折角人争效,更有披襟独辨雄。 此夕隆欢真不意,尚期一苇兴何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翛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 :拜访。
  • 杯同:共饮。
  • 竹径松阶:竹子小路和松树台阶,形容环境清幽。
  • 半榻:半张床,指简陋的住所。
  • :翻动,此处指草色因雨而显得更加鲜绿。
  • 拂树:轻轻触碰树枝。
  • 流风:微风。
  • 折角:指折断的角,比喻有才华的人。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豪放不羁。
  • 辨雄:辩论中的雄辩。
  • 隆欢:盛大的欢乐。
  • 不意:出乎意料。
  • 一苇:一根芦苇,比喻小船。
  • 兴何穷:兴致无穷。

翻译

我们无拘无束地相访,便一同饮酒,身处竹林小径和松树台阶的简陋住所中。庭院中的草色因细雨而更加鲜绿,歌声轻轻触碰树枝,随微风飘扬。不知那些有才华的人是否都在争相效仿,更有豪放不羁者独自在辩论中展现雄辩。今晚的盛大欢乐真是出乎意料,尚期待乘一叶小舟,兴致无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幽的环境中共饮、赏景、听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诗中“翛然相造便杯同”展现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草色翻庭经细雨,歌声拂树入流风”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结尾的“尚期一苇兴何穷”更是寄托了诗人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和期待。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