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静里参求颇自知,扫除痴妄是男儿。 垆韝万象终谁业,聚散群生会有时。 尼父竟从洙泗老,孔明空负帝王师。 蒲团三尺无长物,不向江湖学子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垆韝(lú gòu):古代冶炼时用来鼓风的器具,比喻造化或命运。
  •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 洙泗:古代两条河流的名字,这里指孔子讲学的地方。
  •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尊为“帝王师”。
  •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圆形坐垫,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学子皮:指江湖上的虚浮学问。

翻译

在这个丙戌年的冬日山中,我感慨万千,写下了八首诗。

在静思中自我反省,我深知扫除愚昧妄想是男儿的本分。 造化万象终究归于何人,众生的聚散离合自有其时。 孔子最终在洙泗之地老去,孔明空有帝王师的称号却未能成就大业。 我坐在这三尺蒲团上,除了这简单的坐垫别无他物, 不愿去江湖上学习那些虚浮的学问。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山中静思时的深刻感悟。诗中,“扫除痴妄是男儿”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强调了摒弃愚昧、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孔子和孔明的提及,作者反思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抱负,表达了对人生聚散、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作者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虚浮的学问,而是选择了一种简朴、内省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立思考、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