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谭一丈迁居省中

· 陈履
越武城边江可怜,江花江水两茫然。 故人一别经长夏,狂客相思似隔年。 归渡几回随夕照,宾鸿初下报秋天。 不堪西望频搔首,惆怅汀兰岸柳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武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古城。
  • 江花江水:江中的花朵和流水,这里用来形容景色。
  • 茫然:形容景象模糊不清,心境迷茫。
  • 故人:老朋友。
  • 长夏:漫长的夏天。
  • 狂客:诗人自指,形容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
  • 相思:思念之情。
  • 隔年:过了一年。
  • 归渡:归途中的渡口。
  • 宾鸿:指大雁,古人认为大雁是宾客,故称宾鸿。
  • 初下:初到,指大雁初飞至此。
  • 汀兰岸柳:汀上的兰草和岸边的柳树,这里用来描绘景色。
  • 搔首:抓头,形容焦急或有所思的样子。
  • 惆怅:伤感,失意。

翻译

在越武城边的江景令人怜爱,江中的花朵和流水都显得模糊不清。老朋友一别已经过了漫长的夏天,我这个放荡不羁的人对他的思念似乎已经过了一年。归途中的渡口多次随着夕阳的余晖,大雁初次飞来报告秋天的到来。不禁频频西望,焦急地抓头,在汀上的兰草和岸边的柳树前感到无比的伤感和失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中,“江花江水两茫然”不仅形容了江景的模糊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思念。通过“故人一别经长夏”和“狂客相思似隔年”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深长。结尾的“不堪西望频搔首,惆怅汀兰岸柳前”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展现了其内心的焦急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陈履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