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博闻强志者,此惟天地腹。 国人莫我知,乃以骚当哭。 谁解泽丘弦,仍取嶰溪竹。 流悲二千年,尽染灵均牍。 骚留日月悬,骚没古今覆。 孤臣抆泪吟,放子闻声蹙。 是以君子心,时开大雅目。 流涕想其人,痛饮安能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博闻强志:指知识广博,记忆力强。
  • :指《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泛指屈原的诗作。
  • 泽丘弦:指古代的琴,泽丘是古代传说中的琴名。
  • 嶰溪竹:指用嶰溪(地名)产的竹子制作的笛子。
  • 灵均牍:指屈原的作品,灵均是屈原的字。
  • 抆泪:擦眼泪。
  • 放子:被放逐的人,这里指屈原。
  • 大雅:《诗经》中的一部分,这里泛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翻译

那些知识广博、记忆力强的人,他们的思想就像天地的腹中一样深邃。 国中的人们并不了解我,我只能用《离骚》来表达我的悲痛。 谁能理解那古老的琴声,我依然取用嶰溪的竹子制作笛子。 悲流已经持续了两千年,全都染上了屈原作品的色彩。 《离骚》让日月高悬,即使被遗忘,古今也会重现。 孤独的臣子擦着眼泪吟咏,被放逐的人听到声音也会皱眉。 因此,君子的心中,时常会开启对高雅文学的欣赏。 流着泪想着那个人,痛饮之后又怎能平静地阅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深切怀念和崇高评价。诗人通过“博闻强志”、“骚当哭”等词句,展现了屈原的学识与悲情,以及《离骚》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诗中“流悲二千年”、“骚留日月悬”等句,既是对屈原作品深远影响的赞美,也是对其悲剧命运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与追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