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指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 稽古:研究古代的事物。
- 漫吟:随意吟咏。
- 五律:五言律诗。
- 半百:五十岁。
- 晓晖:早晨的阳光。
- 五夜:指夜晚。
- 漫依违:随意徘徊。
- 诗书旧业:指旧日的学问和著作。
- 荒旅:荒废的旅途,比喻学业或事业的中断。
- 柳竹新阴:新长出的柳树和竹子的阴影。
- 小扉:小门。
- 忧悔:忧虑和后悔。
- 寡悔:少有后悔。
- 知非:认识到错误。
- 有日:将来。
- 除非:除了。
- 岁序:时间的顺序。
- 贞人:坚守正道的人。
- 遁肥:隐退而肥,指隐居生活。
翻译
五十岁的我,在明朝的早晨阳光中感到生命的活力,孤独的心在夜晚随意徘徊。 旧日的学问和著作如同荒废的旅途,而新长出的柳树和竹子的阴影守护着我的小门。 我忧虑和后悔,但希望将来能真正少有后悔,认识到错误,除了将来,别无他法。 暂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审视自己,愿坚守正道的人能享受隐居的肥沃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五十岁时的自我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半百”与“晓晖”形成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通过“诗书旧业”与“柳竹新阴”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态度。最后,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少有后悔,认识到错误,并期待坚守正道的人能够享受隐居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馀思 》 —— [ 明 ] 郭之奇
- 《 晓发新城喜见西山山色尚在明灭间也 》 —— [ 明 ] 郭之奇
-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二月二日入山东境 》 —— [ 明 ] 郭之奇
- 《 寄家中诸兄弟十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寄赠冯令君尔韬初擢给谏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 —— [ 明 ] 郭之奇
- 《 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