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南越五主二首
赵佗据越少凭资,一州之主秉鞭牧。
值秦破灭始为王,因汉通符称岭服。
地连象桂总湟溪,境接长沙多暑燠。
为号为名窃自殊,闻所未闻颇由陆。
高皇侧子重赐书,老夫故臣仍拜伏。
两贤不并雄不俱,去黄去左如故屋。
四十九年抱孙居,九十三岁传家族。
自胡及兴守汉条,樛后内通将内属。
吕嘉杀使路杨来,九郡初开南海幅。
吁嗟粤吏尔何人,提封万里尽南澳。
东西威令及闽瓯,蛮夷大长胥臣仆。
称帝自娱虽似蛙,犹胜中原苦竞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佗:南越国的建立者,原为秦朝将领,秦亡后自立为南越王。
- 岭服:指南越国,因其地处岭南而得名。
- 象桂、湟溪:地名,均位于南越国境内。
- 暑燠:指气候炎热。
- 高皇侧子:指汉高祖刘邦的儿子。
- 老夫故臣:赵佗自称。
- 两贤不并雄不俱:指两个贤能的人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强大的势力不能共存。
- 去黄去左:指赵佗去除黄屋(帝王居所)和左纛(帝王仪仗),表示臣服于汉朝。
- 樛后:指南越国的王后。
- 吕嘉:南越国的权臣,后篡位。
- 九郡:指南越国被汉朝征服后设立的九个郡。
- 提封:指封地。
- 闽瓯:地名,指今福建一带。
- 蛮夷大长:指南越国的君主。
- 称帝自娱:指赵佗自立为帝,自我娱乐。
- 竞鹿:比喻争夺天下。
翻译
赵佗凭借有限的资源占据了南越,成为一州之主,执掌政权。秦朝灭亡之际,他开始自立为王,后来通过与汉朝的通使,被封为岭南的统治者。他的领土连接象桂和湟溪,与长沙接壤,气候炎热。他自立名号,前所未闻,主要是通过陆路传播。汉高祖的儿子曾赐书给他,赵佗自称老臣,仍然表示臣服。两个贤能的人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强大的势力不能共存,赵佗去除帝王的居所和仪仗,表示臣服于汉朝。他在位四十九年,直到九十三岁才传位给家族。从胡人时期到兴盛时期,他一直遵守汉朝的法规,王后樛氏与汉朝内通,表示归属。吕嘉杀害使者路杨,南越国初开九郡,南海的版图开始形成。唉,南越的官员们,你们是什么人?封地万里,包括南澳。东西方的威令到达闽瓯,南越的君主成为汉朝的臣仆。赵佗自立为帝,虽然像蛙一样自娱自乐,但仍胜过中原地区苦苦争夺天下的局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佗及其南越国的历史描述,展现了南越国的兴衰和赵佗的政治选择。诗中,赵佗被描绘为一个有远见和策略的统治者,他能够在秦朝灭亡后自立为王,并通过与汉朝的通使保持国家的独立和繁荣。然而,他也意识到与强大的汉朝对抗无益,因此选择臣服,以保全自己的国家和家族。诗中对赵佗的评价褒贬不一,既称赞他的政治智慧,也批评他的自立为帝的行为。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然不忆何语出何人矣残灯馀几雨雪霏雱有怀耿然依韵追足 》 —— [ 明 ] 郭之奇
- 《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 》 —— [ 明 ] 郭之奇
- 《 寒食风雨思古漫怀 》 —— [ 明 ] 郭之奇
- 《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 —— [ 明 ] 郭之奇
- 《 感张平子四愁诗而有作 》 —— [ 明 ] 郭之奇
- 《 季春十日姚永言招同黄可远宋九青夜集谈诗微商同异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雨发雩都 》 —— [ 明 ] 郭之奇
- 《 石鱼醉歌 元结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