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雒王别馆曰城市丹丘其中园洞石山特幽至可屡游诸君子见招多于此习而不厌因以有言二首

飞楼烟上下,虚洞月来还。 身在天人际,书传大小山。 盛名今古迫,丹诀岁时閒。 为问长生术,其中可驻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雒: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 别馆:别墅,别业。
  • 城市丹丘:城市中的仙境,比喻别馆环境优美如仙境。
  • 园洞石山:园林中的洞穴和假山。
  • :幽静,幽深。
  • 习而不厌:习惯而不厌倦。
  • 飞楼:高耸的楼阁。
  • 虚洞:空旷的洞穴。
  • 天人际:天地之间,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 书传大小山:指书籍中记载的各种名山大川。
  • 盛名:极高的声誉。
  • 丹诀:炼丹的秘诀,这里指长生不老的秘方。
  • 岁时閒:岁月悠闲。
  • 驻颜:保持青春容颜。

翻译

高楼耸立,仿佛在云烟中飞翔,空旷的洞穴里月光来去自如。 身处天地之间,书籍中记载的名山大川仿佛近在咫尺。 极高的声誉古今皆知,岁月悠闲中探寻长生不老的秘方。 我想询问长生之术,那秘方是否能让人青春永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别馆的幽静与高雅,通过“飞楼”、“虚洞”等意象展现了别馆的超凡脱俗。诗中“身在天人际”一句,既表达了楼阁的高耸,也隐喻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长生不老之术的向往,体现了对生命永恒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