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于楚由川入楚将东归歙复北上有姬在燕也

蹄轮汨汨几曾间,鬓发萧骚尘满颜。 卷里携来三峡水,梦中吟去九华山。 一江春月浮轻舸,万树浓花念小鬟。 世态饱经咸苦尽,争如归卧酒垆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蹄轮汨汨:形容车马行走的声音,比喻旅途的繁忙。
  • 萧骚:形容头发稀疏、凌乱。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轻舸:轻便的小船。
  • 小鬟:指年轻女子。
  • 咸苦: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酒垆:酒店,酒肆。

翻译

车马匆匆,何曾停歇,我的头发稀疏凌乱,脸上满是尘埃。 从书卷中携来三峡的水,梦里吟咏着九华山的景色。 江面上春月轻浮,小船轻轻摇曳,万树花开,我思念着那年轻的女子。 世态炎凉,我已经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如归去,在酒肆间安然卧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蹄轮汨汨”与“鬓发萧骚”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劳顿和岁月的痕迹。后句通过对三峡水、九华山的梦境描绘,以及江春月、万树花的现实景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远方思念的女子。结尾的“世态饱经咸苦尽,争如归卧酒垆间”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厌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