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返濠上访黎惟仁

三径壶觞此重过,牵衣无奈故情何。 主人清论花间出,稚子闲嬉竹下歌。 草阁烟云挥翰集,柴门鸟雀灌园多。 知君厌听风尘语,长日清樽对碧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濠上: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水边的地方。
  • 三径:指小路,这里比喻为隐居之地。
  • 壶觞:酒器,代指饮酒。
  • 牵衣:拉着衣服,形容依依不舍。
  • 故情:旧时的情感。
  • 清论:高雅的谈论。
  • 稚子:小孩。
  • 闲嬉:悠闲地玩耍。
  • 柴门: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隐居的生活。
  • 风尘语:世俗的言语。
  • 清樽:清酒。
  • 碧萝:绿色的藤萝,这里指绿色的植物。

翻译

再次经过这隐居之地,拉着衣服,无法抗拒旧时的情感。主人从花间走出,进行高雅的谈论,小孩在竹林下悠闲地唱歌。在草阁中挥笔书写,集满了烟云般的诗篇,简陋的门前鸟雀多,灌园的人也多。知道你厌倦了听世俗的言语,整天对饮清酒,对着绿色的藤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三径”、“壶觞”、“牵衣”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旧时情感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清论花间出”、“稚子闲嬉竹下歌”等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的高雅和孩童的天真,而“草阁烟云挥翰集”、“柴门鸟雀灌园多”则进一步以景抒情,传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宁静安详的心境。结尾的“知君厌听风尘语,长日清樽对碧萝”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静生活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