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四首

二室丽天中,三花落云外。 远势浮河洛,穹标掩华岱。 珍木自成阴,瑶草何曾溉。 神膏沆瀣霏,金沙碧潭碎。 风从箕山来,思与逸驾会。 天路渺难即,霞术久芜秽。 独见周王子,吹笙游鹤背。 青宫生尘埃,紫房绝情爱。 逍遥白云间,欲归迷所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室:指嵩山的两座主峰,即太室山和少室山。
  • 丽天:高耸入云,与天相接。
  • 三花:指嵩山上的三座高峰,即玉柱峰、天柱峰和石柱峰。
  • 河洛:指黄河和洛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穹标:高耸的标志,指嵩山。
  • 华岱:指华山和泰山,与嵩山并称中国五岳。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
  • 金沙:指金色的沙子,这里形容沙石。
  • 碧潭:清澈的潭水。
  • 箕山:古代传说中的山,位于嵩山附近,是隐士的象征。
  • 逸驾:指隐逸的生活。
  • 天路:通往天界的道路,比喻高远难达的境界。
  • 霞术:指仙人的法术或仙境。
  • 芜秽:荒废,杂草丛生。
  • 周王子:指周灵王的儿子王子乔,传说中他成仙。
  • 吹笙:吹奏笙,一种古代乐器。
  • 鹤背:指骑在鹤背上,象征仙人。
  • 青宫:指仙境中的宫殿。
  • 紫房:指仙境中的居所。
  • 情爱:指人间的情感和爱恋。
  • 白云间:指仙境,常用来形容超脱尘世的境界。

翻译

嵩山的两座主峰高耸入云,三座高峰仿佛落在云外。 远望黄河和洛河,嵩山高耸超越了华山和泰山。 珍奇的树木自然成荫,仙草无需灌溉。 神妙的水气如露水般飘洒,金色的沙石和碧绿的潭水交相辉映。 风从箕山吹来,思绪与隐逸的生活相会。 通往天界的道路渺茫难寻,仙境的法术早已荒废。 只见周灵王的儿子王子乔,吹着笙骑在鹤背上游玩。 仙境中的宫殿已布满尘埃,仙境的居所已无人间的情感和爱恋。 逍遥自在于白云之间,想要回归却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仙境的神秘氛围,通过对比人间与仙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二室丽天中”、“三花落云外”等,展现了嵩山的高耸与神秘。同时,通过“风从箕山来”、“天路渺难即”等句,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高超诗艺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