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州亭看菊

帝城秋晚更妍华,仙院初开绕径花。 冷艳何曾遗玉砌,幽怀翻似对山家。 高云护叶淩风劲,锦槛扶枝映酒斜。 西掖近承新雨露,东篱还醉旧烟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州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明代京城中的一处亭台。
  • 区大相: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帝城:指京城。
  • 妍华:美丽的花朵。
  • 仙院:指瀛州亭,形容其环境幽雅如仙境。
  • 玉砌:玉石台阶,指宫廷或贵族府邸的台阶。
  • 幽怀:深沉的情感。
  • 山家:山中的居所,指隐居之地。
  • 高云护叶:形容菊花高耸,叶子被云雾环绕。
  • 淩风劲:在风中挺立不倒。
  • 锦槛:华美的栏杆。
  • 扶枝:支撑花枝。
  • 映酒斜:酒杯倾斜,映照着菊花。
  • 西掖:指宫廷的西侧,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官署。
  • 新雨露:比喻新的恩泽或机遇。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或隐居生活。
  • 旧烟霞:旧日的云雾,比喻往日的隐逸生活。

翻译

在京城秋天的尾声,花朵更显美丽,仙境般的亭院初开,四周环绕着菊花。 冷艳的菊花何曾被遗忘在玉石台阶旁,深沉的情感仿佛面对着山中的隐居。 高耸的菊花叶被云雾环绕,挺立在风中,华美的栏杆支撑着花枝,映照在倾斜的酒杯中。 宫廷西侧近来承受了新的恩泽,东边的篱笆旁,我还沉醉在往日的隐逸云雾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京城中的菊花景象,通过对比宫廷与山野的菊花,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诗中“冷艳何曾遗玉砌,幽怀翻似对山家”一句,巧妙地将宫廷的繁华与山野的宁静相对照,突出了菊花的孤高与作者内心的追求。末句“东篱还醉旧烟霞”更是以东篱菊花的意象,寄托了作者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高超艺术成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