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淜道中重阳和崔斗山郡博

征车札札行迟迟,正是官程未了时。 万里真惭萍梗迹,两年空负菊花卮。 尊开北海怀应放,诗见南山句自奇。 留得晏婴当日语,不须重九更镌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普淜(pǔ péng):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征车:指远行的车辆。
  • 札札:形容车辆行驶的声音。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官程:公务行程。
  • 萍梗迹: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 菊花卮(jú huā zhī):指菊花酒,卮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 尊开北海:指在北海(地名)开怀畅饮。
  • 南山:指终南山,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智谋著称。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镌碑(juān bēi):刻碑。

翻译

远行的车辆发出札札的声音,缓缓前行,这正是公务行程未完成的时候。我真心惭愧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两年来空自辜负了菊花酒的美好时光。在北海开怀畅饮,心中的情怀应当释放,而见到南山,自然会吟出奇妙的诗句。留下晏婴当年的智慧之言,不需要在重阳节再刻碑铭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公务旅途中的心情与感慨。通过“征车札札行迟迟”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缓慢。诗中“万里真惭萍梗迹,两年空负菊花卮”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后两句则通过“尊开北海怀应放,诗见南山句自奇”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豁达与创作灵感。结尾引用晏婴的典故,强调了智慧与言语的永恒价值,无需在特定节日再次铭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生涯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