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辉辉江日落寒津,矮屋茅穿暖见春。 竹里秋棋招橘老,阶前野鹤伴陈人。 世情阅破都浮局,逸兴年来只白云。 回首簿书思往迹,睡酣无那曙钟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述:随意叙述。
  •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又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 辉辉:形容阳光灿烂。
  • 寒津:寒冷的渡口。
  • 矮屋茅穿:低矮的茅屋。
  • 竹里秋棋:在竹林中下秋天的棋。
  • 橘老:指年老的橘树,这里可能指老朋友。
  • 阶前野鹤:台阶前的野生鹤鸟。
  • 陈人:老朋友,旧相识。
  • 世情阅破:看透了世间的情感和事态。
  • 逸兴:闲适的心情。
  • 簿书:公文、文书。
  • 往迹:过去的经历。
  • 无那:无奈。
  • 曙钟:黎明的钟声。

翻译

阳光灿烂,江边的太阳缓缓落下,寒冷的渡口显得更加冷清。我住在低矮的茅屋里,却感到温暖如春。在竹林中下着秋天的棋,邀请了老朋友橘老一起,台阶前有野鹤陪伴着我们这些老朋友。我已经看透了世间的情感和事态,现在只对闲适的生活感兴趣,只想与白云为伴。回首过去处理公文的时光,我不禁思考起过去的经历,然而无奈黎明的钟声已经响起,我只能从睡梦中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淡漠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竹里秋棋招橘老,阶前野鹤伴陈人”一句,既展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又透露出对老友的深厚情感。结尾的“回首簿书思往迹,睡酣无那曙钟闻”则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