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紫陌红尘天上津,当时疋马竞寻春。 向前奔遂无畏地,垂老讴歌有几人。 猿鹤喜从新洞府,缨裳惭负碧霄云。 令人却念凤山老,饮水空传老稚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陌红尘:指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尘世。
  • 天上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疋马:一匹马。疋(pǐ)。
  • 寻春:寻找春天的美景。
  • 奔遂:奔走追求。
  • 无畏地:无所畏惧的地方。
  • 垂老:晚年。
  • 讴歌:歌颂。
  • 猿鹤:比喻隐逸的生活。
  • 新洞府:新的隐居之地。
  • 缨裳:官服。
  • 碧霄云:高远的云霄,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 凤山老:指施处士,凤山是施处士的隐居地。
  • 饮水:比喻清贫的生活。
  • 老稚闻:老人和小孩都知道。

翻译

在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尘世中,我曾像天上的渡口一样高远,当时我骑着马竞相寻找春天的美景。 向前奔走追求,无所畏惧,到了晚年,又有几人能歌颂这样的生活呢? 猿猴和鹤鸟喜欢这新的隐居之地,而我作为官员,却惭愧地辜负了高远的志向。 让人不禁怀念起凤山的老施处士,他清贫的生活,连老人和小孩都知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繁华与隐逸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追求和现在境遇的感慨。诗中“紫陌红尘”与“天上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作者曾经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后句中的“猿鹤”与“缨裳”进一步以隐逸与官场的对比,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结尾怀念施处士,更是对清贫生活的一种赞美,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