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闻道貂珰辈,由来为扫除。 先朝停镇守,近日典方舆。 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 明明皇祖训,宫府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貂珰(diāo dāng):古代官员的帽子上的装饰,这里指宦官。
  • 镇守:指地方军事长官。
  • 典方舆:掌管地方行政。
  • 贡采:进贡的物品。
  • 徵输:征收和运输。
  • 井邑:指乡村和城市。
  • 皇祖训:皇帝的祖先的教诲。

翻译

听说那些宦官们,一直以来都是为了打扫清理而存在的。在先朝时期,他们被停止担任地方军事长官的职务,而近年来则开始掌管地方行政。他们进贡的物品使得山川资源枯竭,征收和运输使得乡村和城市变得空虚。皇帝的祖先的教诲明明摆在那里,但宫廷和政府的意思又是怎样的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宦官在政治中的角色和影响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忧虑。诗中,“貂珰辈”指的是宦官,他们原本只是宫中的清洁工,但后来却掌握了重要的政治权力。诗人通过对比先朝和近代的政治安排,揭示了宦官权力的扩张和对国家资源的掠夺,以及这种变化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最后,诗人提出质疑,表达了对皇室和政府决策的不解和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