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安陈太后挽词

惨淡兰陔寂,阴沉桂殿空。 鸾旌犹往日,龙綍已新宫。 银海人难渡,瑶台路不穷。 惟应彤管德,千载冠椒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陔(gāi):指兰草丛生的田埂,常用来比喻孝养父母的地方。
  • 鸾旌:古代帝王仪仗中的旗帜,上面绘有鸾鸟图案。
  • 龙綍(fú):指皇帝的诏书。
  • 银海:比喻天河或银河。
  •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高远或美好的境地。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笔,也指女子的文笔。
  • 椒风:指皇后或妃嫔的居所,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德。

翻译

兰草丛生的田埂显得凄凉寂静,阴暗的桂殿空无一人。 鸾鸟图案的旗帜依旧飘扬,而皇帝的诏书已经宣告了新宫的建立。 银色的天河难以渡过,瑶台之路无尽无头。 唯有那女子的文笔,记录着美德,千秋万代,如同椒房中的香气,永存不灭。

赏析

这首挽词以凄凉的景象开篇,通过“兰陔寂”和“桂殿空”描绘了陈太后逝世后的宫廷氛围。诗中“鸾旌”与“龙綍”对比,既展现了皇家仪仗的庄重,又暗示了新旧交替的哀思。后两句以“银海”和“瑶台”为喻,表达了陈太后灵魂升天的美好愿望。结尾以“彤管德”和“冠椒风”赞美陈太后的美德与影响,将她的形象与历史长河中的美好传统相联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敬仰。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