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中舍持诏南归

龙庭收羽檄,凤沼出丝纶。 正睹三边静,还同四海春。 别筵梅送雪,归骑柳窥人。 遥想逢迎处,普天无战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庭:古代中国神话中龙王的居所,此处指朝廷。
  • 羽檄: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
  • 凤沼:指皇宫中的池沼,象征皇权。
  •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 三边:古代指边疆的三个方向,此处泛指边疆。
  • 四海:古代中国认为中国四周被海环绕,四海即指全国。
  • 归骑:指归途中的骑者。
  • 逢迎:迎接。

翻译

在朝廷中停止了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从皇宫中颁出了皇帝的诏书。 正当看到边疆安宁,全国如同春天般和谐。 离别的宴席上梅花与雪花共舞,归途中的骑者柳枝轻拂过脸庞。 遥想那迎接的地方,整个天下已无战火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通过“龙庭收羽檄,凤沼出丝纶”展现了朝廷的宁静与皇权的稳定。诗中“三边静”与“四海春”对比,表达了边疆安宁与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景。末句“遥想逢迎处,普天无战尘”则寄托了对和平世界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厌恶。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