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都谏谪官后旅寓举子喜赋

如何谪官日,气色满长途。 少妇元名玉,佳儿遂捧珠。 兰徵何夕梦,蓬挂此时弧。 桂发初盈月,驹生即过都。 恒言万事足,暂遣百忧无。 去看车中载,归看膝下趋。 宦情穷亦喜,客舍滞仍娱。 行灶传汤饼,邀予歌凤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官:古代官员因过失或罪行被贬至较低的职位或边远地区。
  • 气色:人的面色,这里指情绪或精神状态。
  • 捧珠:比喻抚养孩子,如捧着珍贵的珠子。
  • 兰徵:兰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蓬挂:蓬草,比喻孩子的出生。
  • :古代指弓,这里指孩子的出生。
  • 桂发:桂花开放,比喻孩子成长。
  • 驹生:小马出生,比喻孩子成长迅速。
  • 过都:经过都城,比喻孩子成长迅速。
  • 恒言:常说的话。
  • 汤饼:古代的一种面食,类似于现在的面条。
  • 凤雏:凤凰的幼鸟,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翻译

为何在贬官的日子里,你的精神状态依然饱满,长途跋涉中显得生气勃勃。 你的妻子原本就如美玉般珍贵,而你的孩子则如同捧在手中的珍珠。 兰花在梦中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孩子的出生如同蓬草挂起,象征着希望。 桂花初开,月亮刚刚圆满,你的孩子就像小马一样迅速成长,很快就经过了都城。 你常说一切都很满足,暂时抛开了所有的忧愁。 看着车中载着的孩子,回家看到他们在膝下欢快地奔跑。 即使官场生涯遭遇困境,你依然感到喜悦;在客舍中,你也依然能够找到乐趣。 你用行灶煮汤饼,邀请我一起唱歌,庆祝你才华横溢的孩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被贬官员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状态。尽管遭遇官场挫折,但诗中人物的精神状态依然积极向上,对家庭生活充满喜悦和满足。通过对比官场的失意与家庭的温馨,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捧珠”、“兰徵”、“蓬挂”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