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
- 白沙陈先生祠:指供奉陈白沙的祠堂。陈白沙,即陈献章,明代著名理学家。
- 湛太史年伯:指湛若水,明代学者,年伯是对年长学者的尊称。
- 晴霞:晴朗天空中的霞光。
- 皋比(gāo pí):虎皮,这里指讲席。
- 巨梃钟:巨大的钟声,梃(tǐng)指钟的撞击棒。
- 冥心:深思,专心致志。
- 断简: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
- 徙倚(xǐ yǐ):徘徊,来回走动。
翻译
晴朗天空中的霞光栖息在四壁之上,明月孤独地照耀着我的踪迹。自从我彻底离开了讲席,谁能听到那巨大的钟声呢?我专心致志地寻求顿悟,残缺不全的书籍也因此被封存。我在阶庭下来回走动,清风洒落在竹松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陈白沙祠堂中的沉思与感悟。诗中,“晴霞”与“明月”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白日的辉煌,后者则代表夜晚的静谧,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通过“自彻皋比席”与“谁闻巨梃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孤独与坚持。结尾的“徙倚阶庭下,清风洒竹松”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