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桂楫兰裾学采莲,妖童艳妓斗花妍。 江乡往日何曾见,云是东吴游冶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楫(guì jí):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华丽的船只。
  • 兰裾(lán jū):用兰草装饰的衣裾,这里指华美的服饰。
  • 妖童:指容貌俊美的少年。
  • 艳妓:指美貌的妓女。
  • 斗花妍:比拼谁的花更美,比喻比拼美貌或才艺。
  • 江乡:江边的乡村。
  • 东吴:三国时期的吴国,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游冶:游玩娱乐。

翻译

我闲居时模仿长庆体的诗作,兼劝诫那些少年们: 乘坐着桂木船桨、兰草装饰的华丽船只,学习采莲的技艺, 妖娆的少年和艳丽的妓女们在比拼谁的花更美。 在江边的乡村,往日何曾见过这样的景象, 据说这是来自东吴的游船,专门来此游玩娱乐。

赏析

这首作品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游乐图景,通过华丽的船只和比拼美貌的场景,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繁华与风情。诗中“桂楫兰裾”和“妖童艳妓”等词藻华丽,形象生动,体现了长庆体诗歌的特点。同时,诗末的“云是东吴游冶船”一句,既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也隐含了对少年们放纵生活的微妙劝诫。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