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君政

· 陶安
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 见面未几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劝君仕,况未年迫暮。 哀哉万里行,朝命惜虚付。 虽有善教才,不得一远布。 六旬命非促,岂不见晞露。 知命俭亦乐,闻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气完。 念昔久缔交,文饮意屡欢。 握手龙墀上,天风飒高寒。 归来忽永诀,不复其杯盘。 盖棺事始定,长夜嗟漫漫。 云间九华秀,君心岂能忘。 亲朋亦别久,终不返故乡。 诸孤泣诉我,我亦泪浪浪。 东风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归舟驾言发,佳城在青阳。 所期贤子孙,勉嗣先业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化:大自然的变化。
  • 幽明:生与死,阴间与阳间。
  • 殊路:不同的道路,指生死两界。
  • 朝命:朝廷的命令。
  • 晞露:露水,比喻生命的短暂。
  • 嗜欲:嗜好和欲望。
  • 魂气:灵魂。
  • 文饮:文雅的饮酒。
  • 龙墀:宫殿前的台阶。
  • 永诀:永远的分别,指死亡。
  • 盖棺:指死亡,因为死后棺材会被盖上。
  • 泮庠:古代的学校。
  • 青阳:春天的阳光,也指美好的地方。

翻译

大自然的变化是多么广阔无垠,生死之间就像朝夕一样短暂。我们相见的时间并不多,生死两界已经分隔。人们都劝你去做官,何况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悲哀啊,你万里迢迢的行程,朝廷的命令可惜只是空付。虽然你有卓越的教育才能,却不能广泛传播。六十岁的寿命并不算短,难道不见那短暂的露水吗?知道命运,节俭也是快乐的;听到道理,死也是安宁的。你一生嗜好和欲望都很淡薄,去世后灵魂完整。回想我们长久以来的交往,文雅的饮酒总是充满欢乐。在宫殿前的台阶上握手,高处的风带着寒意。回来后突然永远分别,不再有共饮的杯盘。死亡后事情才真正定下来,长夜漫漫令人叹息。云间的九华山秀丽,你的心怎能忘记。亲朋好友也分别很久了,最终没有回到故乡。你的孩子们哭泣着向我诉说,我也泪流满面。东风吹过三月的傍晚,送你的灵柩离开学校。归舟启航,你的佳城在青阳。希望你的子孙能够努力,继承和发扬你的先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一句,以宏大的自然变化对比人生的短暂,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哲理的探索。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