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刺谗诗

天之方蹶,良士祚之。 民之多艰,良士阜之。 四国有难,良士辅之。 祁祁良士,谗人恶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ué):动乱,不安定。
  • (zuò):赐福,保佑。
  • (fù):丰富,增多。
  • 祁祁 (qí qí):众多的样子。
  • 谗人 (chán rén):说别人坏话的人,诽谤者。
  • (wù):憎恨,厌恶。

翻译

天时正动荡,贤良之士被赐福。 民众生活多艰辛,贤良之士使之丰富。 四方国家有难,贤良之士来辅佐。 众多贤良之士,却被谗人所憎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贤良之士的赞美和对谗言者的批判。诗中,“天之方蹶”描绘了动荡的时代背景,而“良士祚之”、“良士阜之”、“良士辅之”则强调了贤良之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一句“祁祁良士,谗人恶之”揭示了谗言者对贤良之士的嫉妒和诽谤,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公和矛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贤良之士的赞颂,传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