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汲湘燃竹是吾堤,信宿渔舟也傍栖。 津荇绕矶驯鹿迹,野棠当户听莺啼。 青山未老诗常瘦,白发无情世漫低。 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汲湘燃竹:指在湘江边汲水,用竹子生火。
  • 信宿:连夜,过夜。
  • 津荇:水边的荇菜。
  •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 驯鹿:经过驯养的鹿。
  • 野棠:野生的海棠。
  • 当户:对着门户。
  • 青山未老诗常瘦:青山依旧,但诗人的诗作却显得瘦弱,意指诗人的创作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
  • 白发无情世漫低:白发无情地增长,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而世间的评价却普遍偏低。
  • 拟钓寒江霜雪去:打算在寒冷的江边钓鱼,即使是在霜雪之中。
  • 短蓑:短小的蓑衣,用来防雨。
  • 倩谁题:请谁来题诗。

翻译

在湘江边汲水生火,那是我的堤岸,连夜停泊的渔船也依傍着它栖息。水边的荇菜围绕着岩石,驯鹿的足迹清晰可见,野生的海棠对着门户,可以听到莺鸟的啼鸣。青山依旧,但我的诗作却显得瘦弱,白发无情地增长,世间的评价却普遍偏低。我打算在寒冷的江边钓鱼,即使是在霜雪之中,穿着短小的蓑衣,这样的风景,又该请谁来题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诗中“汲湘燃竹”、“津荇绕矶”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湘江边的景色,而“青山未老诗常瘦”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结尾的“拟钓寒江霜雪去,短蓑风景倩谁题”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艺术境界的决心和孤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深厚情感。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