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茅屋潇潇竹绕扉,千峰岑寂翠成围。 每寻丹壑随云出,閒倚孤松待鹤归。 馀粟探瓶犹足乐,青钱阿堵羡谁飞。 山斋笋蕨休嫌淡,不向何曾博腯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岑寂:[cén jì] 寂静,寂寞。
  • 丹壑:红色的山谷。
  • 閒倚:[xián yǐ] 悠闲地倚靠。
  • 孤松:孤独的松树。
  • 馀粟:[yú sù] 剩余的粮食。
  • 青钱:古代的一种货币。
  • 阿堵:[ā dǔ] 指钱财。
  • 笋蕨:竹笋和蕨菜。
  • 腯肥:[tú féi] 肥壮。

翻译

茅屋被潇潇的竹林环绕,千山静寂,翠色环绕四周。 常常寻找红色的山谷,随着云雾而出,悠闲地倚靠在孤独的松树旁,等待鹤的归来。 瓶中剩余的粮食足以让人快乐,羡慕那些飞舞的青钱,但谁又能真正拥有呢? 山中的斋房里,竹笋和蕨菜虽然清淡,但不必羡慕何曾的肥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生活画面,通过茅屋、竹林、山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每寻丹壑随云出,閒倚孤松待鹤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操。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