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五龙宫

山暝昼闻猿,仙宫向水源。 阴天龙护法,古洞鹤能言。 树密林先暗,泉鸣溪乱喧。 不辞登陟险,陡觉近天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ng):昏暗。
  • (zhì):登高。

翻译

山中昏暗,白昼也能听到猿猴的叫声,神秘的宫殿似乎建在水源之处。 在阴暗的天空下,龙守护着佛法,古老的洞穴里,鹤儿能够言语。 树木茂密,使得森林显得更加幽暗,泉水潺潺,溪流因此喧闹。 我不惜攀登险峻,只觉得越来越接近天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深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中,“山暝昼闻猿”一句,即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猿声在白昼也能听见,增添了一丝幽暗的氛围。“仙宫向水源”则进一步以仙宫的神秘来象征水源的纯净与神圣。后两句通过对龙和鹤的描绘,赋予了自然以灵性和神秘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向往高远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