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晴波

沧池滉漾接离宫,玉渚遥将云汉通。 雨霁波恬天共碧,烟消日荡水成空。 楼台四出平堤外,花树千重落镜中。 欲傍兰桡乘兴去,共欢鱼藻沐恩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太液晴波:指太液池在晴朗天气下的波光。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2. 区大相:明代诗人。
  3. 沧池滉漾:形容池水广阔,波光粼粼。滉漾(huàng yàng):形容水波荡漾。
  4. 离宫:指皇帝临时居住的宫殿。
  5. 玉渚:指池中的小岛。
  6. 云汉:银河。
  7. 雨霁:雨停后天晴。
  8. 烟消日荡:烟雾散去,阳光照耀。
  9. 兰桡: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10. 鱼藻:水中鱼和藻类,这里象征水中的生物。
  11. 沐恩:受到恩泽。

翻译

太液池水波光粼粼,与皇帝的临时宫殿相接,池中小岛仿佛与银河相连。雨后天晴,波平如镜,天空与池水同色,烟雾散去,阳光照耀,水面显得空旷。楼台从平堤四周伸出,花树重重叠叠,倒映在如镜的水中。想要乘着兰木船桨的船只,兴致勃勃地前往,与水中的鱼藻一同享受皇恩的滋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液池晴朗天气下的美景,通过“沧池滉漾”、“玉渚遥将云汉通”等词句,展现了池水的广阔与波光的美丽。诗中“雨霁波恬天共碧”和“烟消日荡水成空”进一步以天气的变化来衬托池水的宁静与清澈。结尾的“欲傍兰桡乘兴去,共欢鱼藻沐恩同”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乘船游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恩的珍视。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