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伐木久不歌,谷风竟谁陈。
文叔为天子,严陵乃故人。
贵贱既殊绝,物色何殷勤。
三召始能至,再顾不得臣。
迹远交始全,道诎身乃伸。
清风激颓俗,馀辉映千春。
至人在师世,大贤贵亨屯。
所以风云遇,渭水投竿纶。
而我濩落士,偶然挂簪绅。
功成拂衣去,垂钓沧浪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谷风:指《诗经·小雅·谷风》,其中有“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之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
- 文叔:指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 严陵:指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与刘秀为故交。
- 物色:指寻找、寻访。
- 诎:通“屈”,屈服,引申为隐退。
- 亨屯:指通达与困顿,这里指大贤者能屈能伸。
- 濩落:空廓,引申为无所作为。
- 簪绅: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职。
翻译
长久不再歌唱《伐木》,《谷风》之谊又有谁能陈述。 文叔已成天子,严陵仍是故人。 贵贱虽已悬殊,寻访却何其殷勤。 三次召见方至,再次顾盼已非臣。 远离方能保全交情,隐退方显道义之伸。 清风激荡颓废之俗,余辉映照千年之春。 至人以师表世,大贤贵在能屈能伸。 风云际会之时,渭水边投竿垂纶。 我这无所作为之士,偶然挂上官职。 功成后拂衣而去,垂钓于沧浪之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以刘秀与严光的交往为例,强调了在权贵与隐士之间保持纯真友情的可贵。后文则通过自比严光,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