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 陶安
青灯对无语,白月透虚棂。 乍冷壁虫响,向风山叶零。 更长无久睡,意到索遗经。 心境有馀寂,秋声自厌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灯:指油灯,因其光色青莹,故名。
  • 白月:明亮的月光。
  • 虚棂:空心的窗格。
  • 壁虫:指蟋蟀,常在墙壁缝隙中鸣叫。
  • 山叶零:山上的树叶飘落。
  • 更长:指夜深。
  • 索遗经:寻找并阅读古籍。
  • 心境有馀寂:内心感到格外寂静。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等。

翻译

在青莹的灯光下,我默默无言,明亮的月光透过空心的窗格。突然,冰冷的墙壁上传来蟋蟀的鸣叫,山风中,树叶飘零。夜已深,我却无法长久入睡,心中涌起阅读古籍的念头。我的内心感到格外的寂静,秋天的声音,我已不愿再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孤寂。诗中,“青灯”与“白月”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壁虫的响声和山叶的飘零,更增添了秋夜的凄凉。诗人无法入睡,转而寻求古籍的慰藉,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承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秋声的厌倦,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寂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深沉感受。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