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仲方诗

· 陶安
延陵季子之旧邦,林麓秀郁泉流淙。 文物萃美如瑶玒,隐居未许慕老庞。 涵潜理海心在腔,书帷永夜挑灯釭。 去家不远观大江,江边龙虎盘洪厖。 秦淮抱城驾石矼,精舍丹碧临奔泷。 莫言无笔长如杠,文词力健鼎可扛。 论堂考鼓醒愚憃,法言浪浪金石摐。 上窥邹鲁驱杂咙,异学不敢操戈鏦。 子衿环拱心自降,取友必端戒羿逢。 飞觞谈笑月在窗,川后屏息无漎漎。 榻前松竹翠羽幢,雪点吟鬓秋蓬双。 豸府荐誉声如撞,酌别缆系堤柳桩。 俸米载归红满缸,迎门喜动花阴駹。 溯河北上乘艂艭,天街雪晴驰骏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陵季子: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延陵是他的封地。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 :水流声。
  • 瑶玒:美玉。
  • 老庞:指隐士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以清高著称。
  • 涵潜理海:比喻深入思考,探索深奥的道理。
  • 书帷:书房的帘幕。
  • 挑灯釭:挑灯,指点灯;釭,灯。
  • 洪厖:巨大的石头。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
  • 石矼:石桥。
  • 奔泷:急流。
  • 笔长如杠:形容笔力雄健。
  • 鼎可扛:比喻文笔有力,能扛鼎。
  • 考鼓:敲鼓。
  • 愚憃:愚笨。
  • 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 浪浪:形容声音洪亮。
  • 金石摐:金石之声,形容声音响亮。
  • 邹鲁:指孔孟之乡,即山东。
  • 操戈鏦:持戈相斗,比喻争论。
  • 子衿:指学子。
  • 取友必端:选择朋友必须正直。
  • 羿逢:指逢蒙,后羿的弟子,后背叛后羿。
  • 飞觞:举杯饮酒。
  • 川后:指河神。
  • 屏息:停止呼吸,形容安静。
  • 漎漎:水声。
  • 翠羽幢: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
  • 雪点吟鬓:形容鬓发如雪。
  • 豸府:指官府。
  • 声如撞:形容声音响亮。
  • 酌别:饮酒告别。
  • 堤柳桩:堤岸上的柳树桩。
  • 俸米载归:带着俸禄回家。
  • 红满缸:形容酒满缸,红指酒的颜色。
  • 迎门喜动:形容家里人迎接的喜悦。
  • 花阴駹:花影摇曳。
  • 溯河:逆流而上。
  • 艂艭:小船。
  • 天街:指京城的街道。
  • 雪晴:雪后放晴。
  • 驰骏駹:骑着骏马奔驰。

翻译

在延陵季子的旧邦,山林郁郁葱葱,泉水潺潺。这里文物丰富如美玉,隐居生活让人不愿羡慕老庞。深入思考,探索深奥的道理,书房的夜幕下挑灯夜读。离家不远就能看到壮阔的大江,江边巨石如龙虎盘踞。秦淮河上的石桥驾着城池,精美的屋舍面对急流。别说没有长笔如杠,文笔力健足以扛鼎。论堂中敲鼓唤醒愚笨,合乎礼法的言论声如金石。上至孔孟之乡,驱散杂音,异端学说不敢持戈相斗。学子们围绕着,心自降服,选择朋友必须正直,戒备逢蒙般的背叛。举杯谈笑,月光照在窗上,河神屏息,无水声。榻前的松竹如翠羽幢,鬓发如雪点。官府中声誉如撞钟,饮酒告别,缆绳系在堤柳桩上。带着俸禄回家,酒满缸,迎门的喜悦如花影摇曳。逆流北上,乘小船,京城的街道雪后放晴,骑着骏马奔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延陵季子旧邦的秀美景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对比隐居与求学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深奥学问的追求和对正直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林麓秀郁”、“文物萃美如瑶玒”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诗人的文笔力健,如“文词力健鼎可扛”,显示了其文学才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