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

铁干封苔古,铅华试粉新。 傍松同偃蹇,倚石共嶙峋。 根老不知岁,花开常占春。 犹馀芳韵在,宜赠素心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干:形容梅树枝干坚硬如铁。
  • 封苔:指梅树枝干上长满了苔藓。
  • 铅华: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色粉末,这里比喻梅花。
  • 偃蹇(yǎn jiǎn):形容梅树姿态高傲,不屈不挠。
  • 嶙峋(lín xún):形容梅树枝干错落有致,形态奇特。
  • 占春:指梅花在春天最先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素心人:指心地纯洁、淡泊名利的人。

翻译

古梅的枝干坚硬如铁,长满了苔藓,显得古老而沧桑。梅花初绽,如同刚刚试妆的女子,白粉新涂,清新脱俗。它依傍着松树,姿态高傲,与奇石相伴,形态奇特。梅树的根已经很老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但它的花朵却总是最先迎接春天的到来。梅花所蕴含的芳香和韵味,非常适合赠送给那些心地纯洁、淡泊名利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通过“铁干”、“封苔”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梅树的坚韧和沧桑。诗中“铅华试粉新”一句,以女子化妆作比,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清新之美。后文通过“偃蹇”、“嶙峋”等词,进一步以梅树的姿态和形态,来象征其高洁不屈的品质。最后,诗人以梅花赠“素心人”,表达了对纯洁心灵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高洁、坚韧的人生态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