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黎秫坡先贤像和董侍御韵

无弦琴上亦无星,谁契先生万古情。 盘谷境閒猿鹤渺,葫芦秋在月风清。 丝纶不逐浮沉影,文字堪誇远近名。 想到放歌秋秫熟,此身天地共忘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弦琴:没有弦的琴,比喻高超的技艺或深远的意境。
  • :理解,领悟。
  • 盘谷:地名,指隐居之地。
  • :遥远,模糊不清。
  • 葫芦秋:指秋天,葫芦成熟时。
  •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这里比喻重要的文书或命令。
  • 浮沉影:比喻世事的变迁和个人的得失。
  • :一种谷物,多用于酿酒。

翻译

在无弦的琴上,连星星也没有,谁能领悟先生那万古不变的情感。 隐居的盘谷之地,猿鹤的踪影已远,秋天的葫芦在清风明月中成熟。 重要的文书不会随世事浮沉,文字却能赢得远近的名声。 想到秋天的秫谷成熟时放声歌唱,此时此刻,我与天地同忘形骸。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无弦琴、盘谷境、葫芦秋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先贤高洁情操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无弦琴上亦无星”寓意深远,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洁境界。后句以盘谷的猿鹤和葫芦秋的月风,描绘出一幅宁静淡远的隐居图景。尾联“想到放歌秋秫熟,此身天地共忘形”则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超然情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