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垆翁明府约顾论诗屡候不至用韵迓之

万花丛里着先生,不羡朱门有钜卿。 供世自甘腰懒折,阅人那肯眼回青。 杖寻花柳须乘兴,锦佩奚童可乞灵。 莫待春池畦部满,阳和閒落鼓吹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酒垆翁:指在酒店中卖酒的老人。
  • 明府: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异,故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 钜卿:大官,高官。
  • 阅人:观察人,看人。
  • 回青:指改变态度,变得热情。
  • 杖寻:拄着拐杖寻找。
  • 花柳:指美丽的景色,也指妓女或妓院。
  • 锦佩奚童:指穿着华丽的小童。
  • 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
  • 阳和:春天的暖气。
  • 鼓吹: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即“鼓吹乐”,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

翻译

在万花丛中,我遇见了那位先生,他并不羡慕那些高门大户中的权贵。他自甘于世俗的懒散,不轻易弯腰屈膝,看人时也不轻易改变他那冷漠的眼神。他喜欢拄着拐杖在花柳间寻找乐趣,带着华丽的小童,仿佛能求得神灵的庇佑。他不要等到春池水满,春意盎然时才去欣赏,而是在春光正好时,悠闲地听着鼓吹乐,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隐士形象。他不羡慕权贵,自甘于平淡的生活,喜欢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诗中通过对比“朱门”与“万花丛”,突出了隐士的高洁品格。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超脱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