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昔读高僧传,兼怀逸士踪。 停车虎溪水,对面香炉峰。 旧殿丹青落,荒池蔓草茸。 我来松下坐,日暮但闻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士:指隐逸不仕的士人。
  • 虎溪:指庐山虎溪,东林寺附近的一条溪流。
  •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因形似香炉而得名。
  • 丹青:指绘画,这里指寺庙的壁画。
  • :细密柔软的样子,这里形容蔓草茂密。

翻译

昔日阅读高僧的传记,同时怀念隐逸之士的踪迹。 停车在虎溪的水边,对面是形似香炉的山峰。 旧时的殿堂壁画已剥落,荒废的池塘边蔓草茂密。 我坐在松树下,日落时分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停车虎溪水,对面香炉峰”描绘了诗人驻足的地点和眼前的自然景观,而“旧殿丹青落,荒池蔓草茸”则进一步以寺庙的荒凉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最后,“我来松下坐,日暮但闻钟”以静谧的松下坐听钟声作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