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家池

闻道襄州好,高阳乐事多。 山公来对酒,时听接䍦歌。 台迥丛车马,池清照绮罗。 徘徊抚陈迹,日暮汉江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习家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东汉末年名士习凿齿的故居所在地。
  • 区大相:明代诗人。
  • 襄州: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山公:指习凿齿,因其隐居山中,故称山公。
  • 接䍦歌:指习凿齿的歌声。接䍦,古代的一种帽子,这里代指习凿齿。
  • 台迥:高台,指习家池中的建筑。
  •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这里形容池水清澈,映照出华丽的光影。
  • 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留恋。
  • 汉江:流经襄阳的一条大河。

翻译

听说襄州是个好地方,高阳的乐事特别多。 山公(习凿齿)来此对饮美酒,不时能听到他那悠扬的歌声。 高台之上车马喧嚣,池水清澈映照着华丽的衣裳。 我在这里徘徊,抚摸着历史的痕迹,夕阳西下,汉江波光粼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诗人区大相访问习家池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山公来对酒,时听接䍦歌”展现了习凿齿的隐逸生活与诗人对其的敬仰。后两句通过“台迥丛车马,池清照绮罗”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习家池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习家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