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界寺东廊有东坡画竹壁间年久剥落过半其存者笔气如生立玩移时

画竹僧廊在,尘埃年代深。 捎檐随笔爽,穿石竞毫森。 古壁烟云湿,晴天风雨吟。 山灵亦爱惜,劲直到如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捎檐(shāo yán):指竹叶轻拂屋檐。
  • 穿石:形容竹子生长力强,能穿透石头。
  • 毫森:形容竹叶茂密,如毫毛般细密。
  • 山灵:山中的神灵,这里比喻自然的力量。

翻译

在宝界寺的东廊,东坡所画的竹子依然留存,尽管年代久远,尘埃深厚,画壁已剥落大半。但那些幸存的竹子,笔触生动,仿佛活灵活现。我站在那里观赏,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竹叶轻拂屋檐,随笔触显得格外清爽,竹子穿透石头,展现出茂密的毫毛般细叶。古壁上的画似乎沾染了烟云的湿润,晴朗的天空下,仿佛能听到风雨的吟唱。连山中的神灵也似乎在珍惜这幅画,那股坚韧的力量至今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宝界寺东廊中东坡所画的竹子,尽管历经岁月侵蚀,画壁剥落,但残存的竹画依旧生动传神。诗中“捎檐随笔爽,穿石竞毫森”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力,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生机。末句“山灵亦爱惜,劲直到如今”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珍视以及对东坡艺术才华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