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三月十七日上登忠勤楼幕佐文士皆在焉因命各赋律诗一首

· 陶安
雨添溪水碧粼粼,夹岸人家柳色新。 南国山川遥在眼,东风鱼鸟总知春。 连营插戟屯坚壁,骄马如龙踏软尘。 上相倚楼频指顾,几多仁爱在斯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庚子为其中一种组合。
  • 忠勤楼:楼名,可能为当时的政府或军事建筑。
  • 幕佐:指在幕府中担任辅助职务的文士。
  • 律诗: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鱼鸟:泛指水中的鱼和空中的鸟。
  • 连营:指军队连续扎营。
  • 插戟:指士兵插立戟(一种古代兵器),象征军队的存在。
  • 坚壁:坚固的壁垒,指军队的防御工事。
  • 骄马:指健壮的马匹。
  • 软尘:指尘土,这里可能指马蹄扬起的尘土。
  • 上相:指高级官员或军事统帅。
  • 指顾:指点观看,形容指挥或观察的样子。
  • 仁爱:指仁慈和爱护。

翻译

雨水使得溪水碧绿清澈,两岸的人家和嫩绿的柳树相映成趣。 南方的山川景色远远地映入眼帘,春风中的鱼和鸟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军营连绵不断,士兵们插立着戟,守卫着坚固的壁垒,健壮的马匹在软尘中奔腾。 高级官员站在楼上频频指点观看,他们的仁爱之心遍布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南国的美景和军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军事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诗中“雨添溪水碧粼粼”和“夹岸人家柳色新”等句,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后半部分则通过“连营插戟屯坚壁”和“骄马如龙踏软尘”等句,展现了军营的威武和活力。最后两句“上相倚楼频指顾,几多仁爱在斯民”则表达了作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和对民众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仁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高雅情怀和人文关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