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旦日与黄仲珍雷景阳酌于维扬抵暮出城晓至瓜洲有怀同贡金景兰姚仲诚周于一林元凯相约不至更次韵为别以寄拳拳之馀意
荡舟竹西闻好歌,飘如仙槎泛银河。
青楼傍市捲朱箔,舞裾绿皱如春波。
香消红药采鸾去,其如青镜寂寞何。
金盘露清笋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雪乳泉甘醒午醉,琼花雾散与客过。
吹箫玉人杳然逝,桥亭拂柳空峨峨。
橹声带晚出城去,初月光吐新镰磨。
梅天雨歇黄潦涨,瓜洲渡近青山多。
我怀初归有髦士,金姚学富精蒐罗。
闽南周林师友盛,未见入室操吾戈。
赋妙能追司马圣,策高反黜刘蕡科。
荆门有约久未至,回望不见玲珑珂。
黄君雷君吟啸共,萧然行李馀无它。
客途分襟心暂苦,词场秉笔肩还摩。
江流如黛送孤棹,离觞不辞颜易酡。
佳哉璞玉当见遇,肯使抱恨同卞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西: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 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
- 青楼:古代指豪华精致的雅舍,也指妓院。
- 朱箔:红色的帘子。
- 舞裾:舞蹈时穿的裙子。
-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
- 青镜:青铜镜。
- 雪乳泉:形容泉水清澈如雪。
- 琼花:一种珍贵的花。
- 吹箫玉人:指吹箫的美女。
- 桥亭:建在桥上的亭子。
- 橹声:划船时橹发出的声音。
- 黄潦:黄色的积水。
- 髦士:英俊之士。
- 金姚:人名,可能指两位学者。
- 蒐罗:搜集,收集。
- 入室操戈:比喻深入了解并能运用对方的学说或技能。
- 司马圣:指司马迁,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 刘蕡:人名,可能是指某位科举考试中被黜的士人。
- 玲珑珂:形容玉器精美。
- 分襟:分别。
- 词场:指文学创作的场所。
- 秉笔:持笔,指写作。
- 离觞:离别的酒。
- 颜易酡:形容因饮酒而脸色泛红。
- 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有潜力的人才。
- 卞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因发现和氏璧而闻名。
翻译
在竹西荡舟时听到美妙的歌声,感觉自己像是乘坐仙槎穿越银河。青楼依傍着繁华的市集,红色的帘子被卷起,舞裙的绿色皱褶如同春水波纹。红色的芍药花已经凋谢,采花的人也已离去,只剩下青铜镜中的寂寞。金盘中的露水和清脆的笋芽显得格外洁白,短暂的停留并非虚度光阴。雪白的泉水甘甜,能唤醒午后的醉意,琼花般的雾气与客人共度时光。吹箫的美女已远去,桥上的亭子拂动着柳枝,显得空旷而高耸。随着橹声,傍晚时分我们离开了城市,新月如磨刀般吐露出初光。梅雨过后,黄色的积水上涨,瓜洲渡口附近青山连绵。我怀念刚归来的英俊之士,金姚学识渊博,精于搜集知识。闽南的周林师友众多,但未见有人能深入掌握我的学说。赋文精妙,能追寻司马迁的圣贤之路,但策论高超反而使刘蕡科举落榜。荆门的约定久未实现,回头望去,不见精美的玉器。黄君和雷君一同吟唱,他们的行李简朴,别无他物。旅途中的分别让人心感苦楚,文学创作的场所中,我们肩并肩地挥笔。江水如黛,孤舟远行,离别的酒杯中,我们不辞而别,脸色因酒而泛红。美好的璞玉终将得到赏识,希望不会像卞和那样抱恨终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扬州的一次游历和离别,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竹西”、“仙槎”、“青楼”等词汇构建了一个梦幻而又真实的场景,而“红药”、“青镜”、“雪乳泉”等则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和质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