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静明复住持天宫寺
静明复,毓秀乎儒族。兹乃膜拜缁其服,终日翻经坐空谷。
君不见龙飞凤舞下天目,烟草凄凉渺平陆。江南玉树寂无舞,喜见昙花艳西竺。
月影相随湖上宿,晓玩云楼众山绿。苑鹿昼驯岩虎伏,饭饱青精荫脩竹。
空外一声清呗响,宝床演法毫光烛。莲香飞出齿牙间,天雨曼陀散珠玉。
闻道天宫现人世,苍鹫回环梵王屋。一朝教省檄书来,主领名山起幽独。
释子遥闻大欢喜,仰待云间锡飞速。从今礼师如礼佛,丈室天龙来眷属。
但令宗说两通融,选佛场中一灯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毓秀:孕育优秀人才。
- 儒族:指儒家学者或儒家文化背景的家庭。
- 膜拜:虔诚地跪拜。
- 缁其服:穿着黑色的僧袍。
- 翻经:研读佛经。
- 龙飞凤舞:形容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 天目:山名,位于浙江省。
- 烟草:烟雾和草木。
- 玉树:美丽的树木,也比喻美好的人物或事物。
- 昙花:佛教中的一种花,象征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 西竺: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苑鹿:园林中的鹿。
- 岩虎:山中的虎。
- 青精:指青色的精华,这里可能指某种食物或药材。
- 脩竹:修长的竹子。
- 清呗:佛教的诵经声。
- 宝床: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床。
- 曼陀:佛教中的一种花。
- 珠玉:珍贵的宝石。
- 苍鹫:一种大型猛禽。
- 梵王屋:指佛教的圣地或寺庙。
- 檄书:官方的文书或命令。
- 主领:主持,领导。
- 幽独:隐居独处。
- 释子:佛教僧人。
- 云间锡:指僧人的锡杖,象征身份。
- 宗说:佛教的教义和说法。
- 选佛场:佛教中选拔僧人的场所。
翻译
静明复,出生于一个孕育优秀人才的儒家家庭。他最终选择穿上黑色僧袍,虔诚地跪拜,整日研读佛经,坐在幽静的山谷中。 你看,龙飞凤舞般壮观的景象从天目山下展现,烟雾和草木覆盖着广阔的平原。江南的美景中,美丽的树木静静无舞,令人欣喜的是,西竺的昙花在这里盛开。 月影伴随着他在湖上过夜,清晨欣赏着云雾缭绕的楼阁和翠绿的山峦。园林中的鹿和山中的虎都显得温顺,吃饱了青色的精华后,在修长的竹子下休息。 空中传来一声清脆的诵经声,宝床上演说着佛法,光芒四射。莲花的香气从他的齿间飘出,天空中洒下曼陀花瓣,如同珍贵的宝石。 听说天宫出现在人间,苍鹫环绕着梵王的寺庙。一天,教省的命令到来,他受命主持这座名山,从隐居中走出。 远方的僧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期待着他的锡杖飞速到来。从此,礼拜他就像礼拜佛一样,他的丈室里聚集了许多信徒。 只要佛教的教义和说法能够融通,选佛场中就能继续传承一灯之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静明复从儒家背景转变为佛教僧侣的过程,以及他在天宫寺的修行生活。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佛教象征,展现了静明复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静明复的赞美,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追求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