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帖木哥公致仕

· 陶安
正是当今耳目臣,急流勇退足全身。 江南开府临诸道,林下休官见一人。 日月旗常功烈著,烟霞窗几性情真。 公孤论道思元老,恐有蒲车出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史大夫:古代官名,掌管监察、弹劾等事务。
  • 帖木哥:人名,此处指诗中的主人公。
  •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的称谓。
  • 急流勇退:比喻在顺利或成功时及时退出,以免遭遇危险或失败。
  •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府署,自选僚属。
  • 林下:指隐居的地方。
  • 休官:指官员退休。
  • 日月旗常:比喻功绩显著,如日月般永恒。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常用来形容隐居的生活。
  • 窗几:指书房的窗户和桌子,代指读书写作的地方。
  • 性情真:指性格真实,不造作。
  • 公孤: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论道:讨论治国之道。
  • 元老:对资深官员的尊称。
  • 蒲车:古代官员退休后所乘的车,象征退休。
  • 紫宸:古代皇宫中的一个殿名,代指皇帝。

翻译

正是当今朝廷的耳目之臣,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急流勇退,足以保全自身。在江南设立府署,临近各道,而林下隐居之地,只见到一位退休的官员。他的功绩如日月般显著,常被记载在旗帜上,而在烟霞缭绕的窗几之间,他的性情显得格外真实。人们思考着这位元老的治国之道,恐怕不久将有蒲车从紫宸宫中驶出,迎接他的退休。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御史大夫的明智选择和卓越功绩。诗中,“急流勇退”体现了主人公的智慧和远见,而“日月旗常”和“烟霞窗几”则分别描绘了他的功绩和隐居生活的宁静。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位元老的尊敬和对他退休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主人公的官场生涯,又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