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

· 高启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顿里: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 高人: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 旧隐居:过去隐居的地方。
  • 养生:保养身体,延年益寿。
  • 有道:有方法,有道理。
  • 觅举:寻求推荐或选拔。
  • 绝无书:没有书信往来,指不参与世俗的交往。
  • 爱救:喜爱救助。
  • 粘丝蝶:指被蛛网粘住的蝴蝶。
  • 嗔惊:因惊吓而生气。
  • 出水鱼:从水中跳出的鱼。
  • 戴颙宅:戴颙的住所,戴颙是东晋时期的隐士。
  • 自驾:自己驾驶。
  • 短辕车:一种简便的小车。

翻译

听说桥东的地方,有位高人曾在此隐居。 他保养身体必定有其独到之处,却与世无争,不寻求推荐。 他喜爱救助那些被蛛网困住的蝴蝶,对突然跳出水面的鱼儿则显得有些生气。 时常去拜访戴颙的住所,自己驾着简便的小车前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高人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诗中,“高人”选择在临顿里隐居,表现出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他不追求名利,专注于养生之道,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救助蝴蝶和嗔惊鱼儿的小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关怀和敏感。最后,他时常拜访另一位隐士戴颙的住所,显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同道中人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