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戚鳌峰太守

病觉侵寻已不支,犹从案牍问疮痍。 黄堂爵未论官贵,白版扉同作士时。 报称徒勤鬓已改,乞休虽切愿多遗。 西风薤露声何恶,歌向斜阳满路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寻:逐渐加重。
  • 案牍:公文。
  • 疮痍:比喻人民的疾苦。
  • 黄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 白版扉:白木做的门,指简陋的居所。
  • :古代指读书人。
  • 报称:报答。
  • 鬓已改:指年纪已老。
  • 乞休:请求退休。
  • 愿多遗:愿望未能实现。
  • 薤露:古代挽歌名。

翻译

病痛逐渐加重,已感难以支撑,但仍坚持处理公文,关心民间疾苦。 黄堂虽未论及官职的尊贵,但简陋的居所与读书时无异。 想要报答已感力不从心,鬓发已斑白,请求退休却愿望未了。 西风中薤露的挽歌声多么凄凉,斜阳下满路都是悲伤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病痛的无奈和对职责的坚守。诗中,“病觉侵寻已不支”描绘了作者身体状况的恶化,而“犹从案牍问疮痍”则显示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后句通过“黄堂”与“白版扉”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官职的淡泊和对学问的执着。结尾的“西风薤露声何恶,歌向斜阳满路悲”则以凄凉的挽歌和斜阳下的悲伤,抒发了作者对未竟之愿的深深遗憾。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