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咏

河流出西极,万古下龙门。 莫谓狂澜在,终看砥柱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极:西方极远之地。
  • 龙门: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黄河上游,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即可成龙。
  • 砥柱:原指黄河三门峡东的一座小山,因其屹立于黄河中流,形似柱子,故名。后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翻译

河流从西方极远之地涌出,历经万古岁月,终将流过龙门。 不要说眼前的波涛汹涌,最终定能看到那屹立不倒的砥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河流历经万古、穿越龙门的壮阔景象,以及砥柱在狂澜中屹立不倒的形象,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担当重任的决心。诗中“西极”、“龙门”、“砥柱”等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