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安陈太后挽词

仙舆披素帟,绛旐发皇畿。 仪卫平生是,山川临幸非。 玉衣迁隧馆,宝镜掩泉扉。 万姓何劳慕,瑶池此日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舆:指皇帝或皇后的灵车。
  • 素帟:白色的帷幕,用于丧葬。
  • 绛旐:红色的旗帜,用于丧葬。
  • 皇畿: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玉衣:指皇帝或皇后的葬衣。
  • 隧馆:指墓室。
  • 泉扉:指墓门。
  •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皇后的归宿。

翻译

灵车披着白色的帷幕,红色的丧旗从京城出发。 仪仗和卫队一如她生前的规格,但山川的景色已不再为她所见。 玉衣随着她进入墓室,宝镜也随她掩埋在墓门之下。 万民无需过于悲伤,因为今天她已回归神话中的瑶池仙境。

赏析

这首挽词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描绘了陈太后丧葬的场景。通过“仙舆”、“素帟”、“绛旐”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诗中“玉衣迁隧馆,宝镜掩泉扉”一句,既表达了太后尊贵的身份,也暗示了生命的终结。最后以“瑶池此日归”作结,寄托了对太后灵魂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死的哲理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