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 高骈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 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把盏:举杯。
  • 持竿:拿着钓鱼竿。
  • 嵇叔夜:即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以性格放达不羁著称。
  • 慵疏:懒散不羁。

翻译

举杯并非只为了酒,持竿也非仅仅为了鱼。 唯有像嵇康那样的人,才能似我这般懒散不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表明诗人举杯和持竿的行为并非出于对酒或鱼的喜爱,而是为了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两句以嵇康自比,强调了自己性格中的慵懒与不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高骈

高骈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