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州谢秀才所居

· 韦庄
主人年少已能诗,更有松轩挂夕晖。 芳草似袍连径合,白云如鸟傍檐飞。 但将竹叶消春恨,莫遣杨花上客衣。 若有前山好烟雨,与君吟到暝钟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轩(xuān):指有松树的轩廊或小屋。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芳草似袍:形容芳草茂盛,如同绿色的袍子。
  • :小路。
  • 白云如鸟:比喻白云飘动,像鸟儿一样轻盈。
  • 竹叶:指竹叶青酒,一种用竹叶泡制的酒。
  • 春恨:春天的愁绪。
  • 莫遣:不要让。
  • 杨花:柳絮。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前山:前面的山。
  •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似雾。
  • 暝钟:傍晚的钟声。

翻译

袁州谢秀才年纪轻轻就已经擅长写诗,他的居所里还有松树环绕的轩廊,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芳草茂盛,像是连绵不断的绿色袍子,覆盖着小路;白云轻盈,如同鸟儿在屋檐旁飞翔。只需用竹叶青酒消解春天的愁绪,不要让柳絮沾染了旅人的衣裳。如果前面的山上有那美丽的烟雨景色,我愿意与你一起吟诗,直到傍晚的钟声响起才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袁州谢秀才居所的宁静与美丽,以及主人对诗歌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松轩挂夕晖”、“芳草似袍”、“白云如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愿意与谢秀才一起在烟雨中吟咏,直至日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