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北村居

· 韦庄
十亩松篁百亩田,归来方属大兵年。 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 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 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篁(huáng)**:**松树和竹子。
  • **大兵年:**战乱之年。
  • **石室:**山洞。
  • **岚峰:**雾气缭绕的山峰。岚,山间雾气。
  • **金谷:**即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这里借指豪华园林。
  • **上阳:**上阳宫,唐时宫殿名,在洛阳。
  • **中兴事:**国家由衰落而复兴的事迹。
  • **仲宣:**王粲,字仲宣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曾写下著名的《登楼赋》 ,流露出对国家战乱、百姓流离的忧虑。

翻译

拥有十亩松竹百亩农田,归来时正赶上战乱连连的年份。山岩边那低矮的石室临近溪水,云雾之外雾气缭绕的山峰有一半直插云天。鸟儿成群朝着金谷园里的树木飞去,上阳宫的袅袅烟雾中远远传来钟声。没有人能说清楚国家复兴的事项,我独自倚靠在斜阳下,追忆着先贤王仲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洛北村居的所见所感。开篇点明村居的田园规模以及所处的战乱背景,奠定了沉郁的基调。颔联描绘自然景色,“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 ”,低与高相对,临水的石室和高耸入云的山峰构成一幅壮阔又宁静的画面,营造出清幽的氛围。颈联“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通过描绘鸟投金谷树、钟声传出上阳宫的画面,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增添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尾联“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诗人面对国家的兴衰,无人能诉说中兴之事,只能在斜阳下独自追忆仲宣,借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贤才的追思,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昔日繁华的眷恋,全诗景中含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忧国伤时的情怀 。

韦庄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